一个说了很多的采访

大概是2012年的一个采访

1、都市时报:在大众眼里,你一直是“愤青”、“叛逆”、“另类”的代表,对于这种带有标签式的评价,你怎么看?

春树:这其实是一种束缚,一旦你被标签化了,之后做出另外一种举止,别人就会说,哎,这不太像你啊,也有些人会感到失望,因为他们会有一种先入为主的在媒体上看到的那种模式,甚至包括作品里得出来的结论,但是作者和作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。作品就是凝固在那一段时间的写作成果,但作者其实是会成长、变化的。

 

2、都市时报:现在一些人说春树变了,不像以前那么冲了,变得安静柔和了许多,你觉得自己有改变吗?

春树:对,我就是变了。不行吗?谁能不变呢。不过最近我意识到,前两年的“小清新范儿”实在是不适合我,我还是更适合摇滚、运动、休闲加一点儿的书 卷气的打扮。这几个词也是我生活里的关键词。

都市时报:你觉得你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?

春树:我觉得无知者无畏这件事,年轻时候非常好,但是之后就会缺乏冲击力,尤其是过了25岁以后。我觉得还是要有一点底蕴,不管男女,青春的时候,凭着一股本能、激情,之后如果你想让自己的作品写得比较好,就要加强文化底蕴、加强你对生活的认识,同时保持个人的风格。我想当海明威那种作家,不想当菲茨杰拉德那种。而这是需要你老老实实去阅读去体验生活的。如果你看到什么都骂的话,也没关系,主要是要知道自己在说什么。

 

3、都市时报:路金波曾经这样评价过韩寒,“目前为止,记住韩寒小说里主人公的名字的,比不上记得韩寒名字的人的万分之一。”我的理解是,韩寒之所以受到如此多的关注,刚开始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身上的某种社会符号,而并非他的小说写作,你觉得自己呢?

春树:我的社会符号,其实并没有那么强烈,因为中国还是男尊女卑的社会,比如,我得到很多骂声,如果我是男的,就会少很多,这是我后来得出的一个结论。还有就是他对时事的一些关注,他会迅速作出反应,写博客、评论,我可能会私下谈论,也会做一些反应,但不是每一件事都会,对于环保、动物权益和同性恋权益我是支持的。韩寒的知名度比我高很多,他的博客,读者真的会很多,也会正面改善中国的一些处境。我的读者还是比较偏文艺青年的,或者是一些更非主流的,这样的人更多是个人主义者,也会关注时事,还是更关注自己。我们的读者群以及我们的性格都是不同的。

 

4、都市时报:我个人感觉,你现阶段主要是靠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来写作,之后有没有想尝试做一些改变?比如关注一些重大题材?

春树:长篇小说我两年都没有写了,今年夏天之后可能才会动笔。曾经写过的都已经写完了,接下来该写什么,同时跟之前写的断裂又不是太大,依然能看出是我的作品和文风,我也一直没有得到答案。现在一直在写诗,顺便休息,之前十几年写书创作,有很多内伤,包括和媒体接触,还有朋友圈之类的,都会有一些伤害,这种东西是需要自己调整的。如果不调整,就忧郁症了吧。重大题材是什么?为什么青春故事就不重大了?如果要看重大题材,可以看新闻,何必看小说。人们看小说,是要从中看到不同人物的内心,这是丰富的,有黑暗有光明,有奋斗有痛苦。重大题材在这里都是背景而已。

之前写的也并不仅仅是自己,我写的是一个时代,人与人之间,尤其是青少年之间,追求理想过程中碰到的问题,与社会和家庭之间的挣扎。我一直想关注一些重大题材性的东西,只是没有想到把它怎么天衣无缝地接到小说里。现在中国的现实让作者们很崩溃,现实比小说还像小说,如果你原封不动地照搬,就不是一本让人能读下去的小说,只是素材而已,这也是很多中国作者在思考的问题,我也在琢磨,目前没有答案。

 

5、都市时报:在同龄中,你算富裕的?

春树:绝对不是富裕的,《北京娃娃》刚出两个月就被禁过一段时间,《长达半天的欢乐》也差不多,包括我写的题材还是比较小众的。到后来电子阅读更是冲击了纸质书的市场。一直都是青黄不接的,有一段时间靠拍平面广告,一段时间还在杂志社上班。

都市时报:你怎么看待金钱?

春树:金钱不是最重要的,它是你劳动的体现,作为劳动者,应该得到与此相符的劳动报酬,这是理所应当的,但目前情况下,还达不到这一点。对此,心里应该有一个数,要不会很绝望。物质确实非常重要,但是没有那么重要,它和幸福没有太大关系。

 

6、都市时报:你在采访中,不止一次地说到,你的青春已经过去了,是因为现在不能为所欲为了吗?

春树:不是。我说的是年龄成长和内心成长的问题。亚洲有一个普遍的问题,就是洛丽塔情结,少女情结,为什么少女时代结束了,就直接变成中年大妈了?中间还应有一个必经阶段,作为一个年轻、健康、向上、独立的女性,但很少有这样的形象。

少女纯真,但也有不能独立的一面,纯真是一方面,但纯真所带来的无知和盲目也是另外一方面,内心可以保持纯真,但还是强调要成熟一些。青春期就是应该要过去的,当然有人一辈子活在青春期也可以,比如艺术家。像日本的怪婆婆“草间弥生”,我觉得她一辈子内心就是少女。

都市时报:你会很羡慕这样的状态吗?

春树:不会。人跟人是不一样的,不要把自己楞变成那个样子。其实她也经过了奋斗,不要觉得别人都是一帆风顺的。

都市时报:你说成熟也很重要,在你看来,怎样才是成熟呢?

春树:成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,要通过生活和思索,阅读也很重要。呈现出来的状态,首先是不怨天尤人,其次是比较独立自主,还要有自己的一些追求和目标。

 

7、都市时报:有时候外在的环境变化,比如一些突如其来的荣誉,或是一些莫名其妙的批评,这些会影响到你吗?

春树:正常人都会受到一些影响,接下来就不要想这件事了。我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,一开始我就是在骂声中成长的。但我知道,但凡你活得像自己,或是跟别人不太一样,你是会受到一些攻击的,国内的情况会越来越好,但目前还没有那么宽松。

 

8、都市时报:韩少功谈到他的写作时说过,“想得清楚的写成随笔,想不清楚的写成小说”,对于你来说,你的写作体验是怎样的呢?

春树:写专栏,一部分可以挣钱,一部分是可以知道这段时间你看的书和电影等,一些思考和灵感也会在其中,文学价值不大,但也有它的读者群。小说不可能每年都出一本长篇,这样很耗费精力,诗集是叫好不叫座,稿费也比较低。当然,对于任何作家、诗人来说,最重要的是自我表达。

 

9、都市时报:俗话说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,因为读书是有偏好的,无论读再多本,很可能都是自己选的,其结果有可能是进一步强化了偏见。但旅行会让人接触到过去主动屏蔽的那个世界,会产生很多新的想法和认识。您怎么看待这种说法?

春树:行万里路,其实你对那里不了解,没有思想沉淀的话,你看到什么,也感觉不到,这也是另外一个问题。这两个东西要结合。你去哪里,也是你主观的一种选择。当你内心还没有那么宽广,还没有那种知识体系在的时候,即使你被动地看到了最好的东西,你也感受不到,你大脑根本吸收不了那么多,还没有建立吸收的管道。

 

10、都市时报:你小时候被打过吗?

春树:有过一次,被我爸踢过一脚。其它基本没有。

都市时报:你父母有没有说女儿之后要怎么样?

春树:没有。就希望我能当一个普通的人就可以了。

都市时报:你现在结婚了,将来可能也会有自己的孩子,如果你的孩子,在当年做出了和你一样的选择,作为父母,你的心态如何?

春树:我为会他\她感到骄傲。我父母是受他那一代政府的教育,我是受这个时代宽松的教育,这是完全不同的。我是一个个人主义者,我非常赞同别人不同的选择,前提是你能接受那个结果,我肯定不会限制,但我也不会强迫他非要走一条艰难的个人主义者的道路。那是他的事,他的生活他去过,跟我有什么关系?我是他妈,但不是他另外一个主人。

都市时报:那时候你的父母支持你吗?

春树:一般。

 

11、都市时报:今年,你真正算得上是“三十而立”了,回望过去,有什么感悟?

春树:我早就该上大学,不应该被名声束缚,这些都是某种光环和假象而已。人就应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不要受外界太多影响。

都市时报:但是外界的压力是很大的,有时候你要选择做自己,付出的代价会很大。

春树:不做自己也会付出代价,还是要坚持做自己,在死之前觉得没有白活。

 

ChunSue
春树(Chun Sue),中国当代作家、诗人。

Got something to say? Go for it!